第2期 东莞市电子信息产业现状及发展攻略论坛

发布日期:2006-05-31 作者:guest 来源:本站 浏览次数:14358

组织单位: 市电子学会
       协办单位: 广东电子工业研究院,市数码产业协会 时间:2006年5月27日      
       出席论坛活动的有市科技局、市科协等部门的领导、市电子学会、市数码产业协会、广东电子工业研究院、东莞理工学院、育才进修学院的代表以及来自电子信息业界的专家、学者和技术人员共100多人。        
        论坛的选题有《东莞市电子信息制造业现状及发展攻略》、《漫谈CPU及龙芯应用》、《新型平板显示器介绍及东莞发展对策》和《半导体产业趋势》,分别由市IT产业发展协调小组成员李缙文,广东电子工业研究院院长郑为民,东莞理工学院电子系主任余成和华新半导体有限公司董事长廖富江等专家、学者主讲,较为全面地剖析了我市目前电子信息制造业的现状,并为其今后的发展提出了较好的思路。        
        专家指出,近年来我市电子信息制造业迅速崛起,已成为东莞经济的龙头产业。据统计,2005年我市电子信息制造企业有3300多家,规模以上电子信息产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785.3亿元,同比增长13.7%,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45.3%,电子信息企业单位数和工业总产值居全省第2位。但同时也存在着诸如总体规模相对较小、产业链的上游配套产品发展缓慢、缺乏带动性强的本土企业和核心技术、专业科技人才资源不足和全行业整体规划与协调乏力等问题。      
         专家认为,当前国内外电子信息产业的竞争依然十分激烈,高新技术层出不穷,产品升级换代步伐加快。在国家“十一五”规划期间,我市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要瞄准跟上高端大项目,诸如新型平板显示器、集成电路、软件等都是目前关注的热点。而要将我市的电子信息产业做大做强,实现从“IT产业大市”到“IT产业强市”的跨越,就需要在投资环境、技术创新、人力资源等方面加大力度,充分发挥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区的优势,构筑新的技术平台,也要充分发挥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的作用,促进我市电子信息产业技术结构的优化升级。  

        为加快东莞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步伐,专家建议:
        一、设立政府信息产业主管部门,负责组织信息产业的规划,政策的制定与实施,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和企业结构的调整,引导、扶持和协调信息产业重大项目的建设。
        二、蓄力发展集成电路产业链,可以先引进与东莞需求相关的IC封装厂及设计公司,循序渐进,逐步形成以大规模集成电路为主的新一代电子产品产业链,与目前众多的电子配件相配套,形成“东莞制造”的“两自”大型整机企业。
         三、抓住新的增长点——平板显示器项目,重点引进技术比较成熟、应用广泛的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TFT-LCD)及其相关项目,以形成东莞高新技术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
        四、政府科技投入“扶优助强”。市委、市政府加大科技投入,决定从今年开始,连续5年每年投入10亿元,以建设一批知名的科研机构,培育和发展一批高新技术企业。政府的科技扶持要体现“扶优助强”的原则,把有限的资金集中到发展大企业和名牌产品。
        五、进一步创新投资环境,打造“平安东莞”,还应着力建设行政环境、生态环境、人居环境、产业配套和人才环境等,使之成为IT产业投资最佳选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