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期 电镀行业清洁生产工作研讨会
组织单位: 市环境科学学会
协办单位: 东莞市鸿达环保技术咨询服务有限公司
时间:2006年6月17日
出席研讨会的有省环保局、市环保局、市科技局、市科协等部门的领导;市环境学会、市电镀(及线路板含电镀)企业的代表以及来自联合国中国清洁生产促进中心的专家等约100人。
研讨会的选题有《国家及广东省有关清洁生产的政策动向》、《电镀清洁生产技术》、《电镀废水零排放技术研究报告》和《电镀废水减害化技术探讨》,分别由广东省环保局科技处陈雪英(副处长);联合国中国清洁生产促进中心魏立安(教授);福龙五金电业(番禺)有限公司邱星初(主任)和东莞市瀚之林环保服务有限公司曹晁扬(工程师)等专家、学者主讲,较为全面地剖析了我市电镀行业的污染现状,并为企业推行清洁生产和可持续发展提出了较好的思路和建议。
专家指出,近几年我国经济一直持续高速增长,世界制造业与加工业的中心正在向我国转移,电镀技术不仅仅在传统工业中扮演重要角色,而且在高新技术产业,如现代电子技术、微电子技术、通讯技术及产品制造上发挥愈来愈大的作用。
我国的电镀加工基地主要集中在广东的珠江三角洲地区和浙江的温州地区,两地的电镀厂约1万家,产值近150亿人民币。据2003年统计,我国电镀企业每年排出约4亿吨电镀(重金属)废水,5万吨电镀废渣,酸雾3000万立方米。约70%的厂家有废水治理设备,但能正常运转的不到50%,存在忧患与问题较大。
专家认为,广东沿海地区自改革开放以来,五金、制造、电子工业发展迅速,作为支撑行业的电镀工业也获得了较大的发展,广东省是全国电镀行业最为发达的省份之一,约有6000多家电镀生产厂,从业人员约15万人。广东的电镀产业约占全国的六分之一,份额是最大的。而且,广东的氰化电镀液总量也是占全国最大的份额,每年电镀废水的排放量在6亿立方米以上,对我省水资源保护与使用构成严重的挑战,影响了广东经济的高速发展,影响广东部分人民大众的生活用水安全,因此,广东大幅度地削减电镀废水的排放量势在必行,必须引起各级领导、各生产企业管理者的高度重视。电镀行业开展清洁生产,关系到电镀工业的生存和发展,如果一个重污染行业,不实施清洁生产,全行业将会逐步萎缩,直到被其他清洁生产工艺所替代。电镀工业唯一的出路,只有积极推行清洁生产,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为更好地指导电镀企业开展清洁生产工作,就电镀企业如何推行清洁生产技术,专家们提出了一系列先进可行的技术工艺和措施:
一、逆流清洗技术
电镀逆流清洗技术是一种从改革清洗工序着手的防止电镀污染技术。这项技术可以回收水和化工原料,实现电镀清洗水的闭路循环,能够有效地防止电镀污染。
二、低毒无毒工艺
在预防电镀污染的措施中,采用低毒无毒为原料清洁工艺,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能从源头削减污染,减少或改变废物的毒性。
无氰电镀,避免了有毒物质对操作人员和环境的危害,排放物质的处理费用也大大降低。低毒无毒工艺主要有:
1、无氰镀锌
2、无氰镀铜
3、三价铬电镀
4、三价铬钝化
5、替代铬工艺
三、低浓度工艺
电镀车间废水中的污染物是由于镀件从镀槽(或其它镀前、镀后的处理槽)带出的槽液中的物质,带出物质的量与槽液的浓度成正比。为此,采用低浓度的槽液,可以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目前电镀行业中应用比较广泛的有低铬镀铬和低铬钝化工艺。
四、优化工艺规范
包括采用气雾抑制剂,增加挡液板,合理确定镀件在镀槽上部的停留时间,注意工件在挂具上的方向等。
五、优化装饰性镀层工艺
具有消除氰化镀铜中氰化物对环境和人体的危害和提高镀层防护能力的作用。
六、加强现场管理
电镀行业排放污染物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生产管理不善,故加强和改善电镀行业生产中的环境管理,也可以从源头减轻污染。较好的管理方法是“7S”管理模式。
专家们认为,只要企业领导能充分重视,根据实际情况从资源能源、生产工艺、生产设备、过程控制、企业管理、人员素质、产品设计、综合利用等方面去寻求节能、降耗、减污、增效的机会,一定能开展好清洁生产工作,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